2monthsagotoday
- 编辑时间: 2021/9/4 19:44:15
- 浏览量: 108
- 作者:
.jpg)
美国至 4月2日当周,API原油 库存减少261.8万桶,汽油库存增加455.3万桶,精炼油库存增加281万桶.EIA短期能源展望报告: 预计 2021年WTI原油价格为58. 89美元/桶(此前预计为57. 24美元/桶),预计 2022年为56.74美元/桶(此前预计为54. 75美元/桶);预计2021年布伦特原油价格为62.28美元/桶(此前预计为60.67美元/桶),预计2022年为60.49美元/桶(此前预计为58.51美元/桶)。
下调2021年美国石油产量 预期至1104万桶/日(之前预计为1115万桶/日),下调2022年预期至1186万桶/日(之前预计为1202万桶/日).周二(4月27日), 欧元/美元在此前达到了1.2092的峰值,然后回落,但依然保持 在1.2087附近巩固涨幅。
美元指数(90.9824,0.0953,0.10%)小幅 上涨,报90.9。
美国 国债收益率飙升了3.3%,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为1.622%,支撑了美元。
经济数据好于预期。
美国消费者 信心指数攀升至121.7,是一年来最高水平,标准普尔/Case-Shiller指数较 上年同期上涨11.9%。
尽管欧元区数据最近有所改善,但经济恢复的速度较慢,导致欧元的涨势受阻。
欧元/美元保持在20小时移动均线1.2075之上;若跌破1. 2055, 日内前景将转为负面,日低约1.2055。
在 上行路径上,若突破1.2100,欧元将走强,可能延续该走势,测试周顶1.2110。
5月10日财经早餐:多国CPI数据将出炉,油市迎三大月报 本周(5月10日-5月16日当周)多国将相继公布重磅数据,包括美国4月CPI、PPI、零售销售、初请等,欧洲经济景气指数及 投资者信心指数,英国GDP及 中国CPI。
原油市场方面,将迎来石油输出国组织月报及美国能源信息署能源展望报告。
央行方面,美联储官员及英国 央行行长 贝利将 发表 讲话。
美国最大成品油管道商ColonialPipeline确认,该公司的工业控制系统遭遇网络袭击,并涉及勒索软件。
该公司于5月7日获悉袭击事件,目前已暂停东海岸燃料运输管道的运营,美国东海岸的汽油和柴油供应将受到影响。
投资者需留意周一开盘国际原油市场的开盘情况。
周一经济数据较为清淡,重点留意欧元(1.2150,-0.0012,-0.10%)区5月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当信心指数低于50,就认为市场信心不足,指数波动性有加大可能,反之信心指数高于50,就认为市场信心比较足,市场有企稳上行趋势。
此外需留意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参加CNBC的现场采访。
本周市场热点 ①周一(5月10日)欧元区5月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参加CNBC的现场采访。
②周二(5月11日)中国4月CPI、德国及欧元区5月ZEW经济景气指数、美国3月JOLTs职位空缺、OPEC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发表讲话。
③周三(5月12日)英国3月工业产出、德国4月CPI年率、英国第一季度GDP年率初值、美国4月CPI年率未季调、EIA公布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IEA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发表有关经济前景的讲话、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在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ISDA)年度会议上发表讲话。
④周四(5月13日)日本3月贸易帐、美国截至5月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美国4月PPI及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勒姆发表讲话。
⑤周五(5月14日)美国4月零售销售、美国4月进口物价指数、美国4月工业产出及美国5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
美联储官员沃勒讨论美国经济前景、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就美国经济和货币 政策发表讲话。
中国 逆周期的政策甚至已经实施到位了 这个过程中我想讲的第三条主线,就是中国目前采取的政策和在 疫情前后的表现,可能对全球长期的,不仅是产业链的布局,更对全球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治理机制会提供一定的基石和借鉴的作用。
为什么这样讲呢?刚才已经讲到中国实际上已经在及时退出一些刺激政策, 回归理性,回归常态,防范资产泡沫,完善这种 监管框架。
在这个过程中当然很多人会担心,会不会政策出现过调,过紧。
我倒觉得今年很多对于货币、信贷和财政政策的回归常态已经基本上宣布完了,基本上实施到位了。
比如说我们在这里看一些中国的逆周期的政策里面,宏观审慎里面对房地产三道红线和贷款集中程度的考核,从去年底就出台了,再有到 社会融资总量和信贷领域,比如说银行,今年会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扩容,已经早就宣布了。
再有对地方融资平台和影子银行现在的监管加强,有一个清理,这些都是在过去五六个月已经出台了,造成的影响是我们确实看到中国社会融资总量和信贷增速在回归常态,回归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去年的13.4%,下降到现在的11.8%,预计到今年三季度回归到11%左右,达到了稳定宏观杠杆率,回归到疫情之前理性框架的这种增速的目标了。
所以我觉得实际上中国经济逆周期的政策已经大部分宣布了,甚至实施到位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有些投资者担心是不是 有一些过紧的可能性,是因为大家把最近的一些行业监管的举措,所谓的监管 风暴也跟这种宏观层面退出去年的刺激政策混淆在一起,我们知道从去年底开始中国经历了好几轮监管政策,包括对金融科技,对互联网平台的加强监管、反垄断。
当前也有对于教育,对于虚拟货币,对于房地产税这方面的监管加强的考虑。
如果我们把这些监管政策连起来看,它想实现的是什么?我觉得跟过去六年中国树立的经济治理新机制的方向是一脉相承的,主要是要堵漏洞、补短板、稳杠杆,最终实现降低系统性风险。
包括降低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风险,以及改善社会问题,来实现经济和社会治理的长治久安。
实际上最近大家提到的这些监管风暴新举措,是过去6年第四轮监管风暴了,前三轮分别在2016年开始有过对供给侧一降一补的,环保行业的整个治理等等,其实过去的监管风暴应运而生的宏观背景是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已经面临的巨大的变革,成为世界工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确实过于依赖信贷的扩张保增长,结构失衡累计了,叠加人口红利在消散,这个过程中又有一些行业的监管框架,当时没有能与时俱进,所以从2015年开始,监管框架、监管风暴实际上都是在搭建一个新的经济治理体系,堵漏洞、补短板、稳杠杆。
0 条评论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